人老了,去女儿家住几天,又去儿子家住几天。
闲来无事,邀三五好友聚一聚,和老伴去看风景。
很多人以为,退休那一天开始,就可以享福了。
不管多大年纪,要记住: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六十岁也好,七十岁也罢,还不算完事,老年人的苦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风雨里,学会自己撑伞。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才最安全。
图片
01
靠自己,是人生的常态。
看过一个哲理故事:有一个香客,祈福的路上,遭遇了大雨。他躲进了路边的凉亭,冷得瑟瑟发抖。
有一个禅师,撑着油纸伞下山。
香客说:“禅师,送我一程。”
禅师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为什么要送?”
香客很生气。
禅师说:“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无情便是有情。”
诚然,不管多大的年纪,生病、孤独、无所事事,就是你的难处,但只能自渡。
你老了,你的儿女恰好是中年时期,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隔一会又是房贷车贷。你靠他们,不过是添加了负担,天伦之乐,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儿女的痛苦。
有这一句话:“人情如牌,打一张少一张。”
曾经的老朋友,现在的邻居,你麻烦别人一次,就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两次。他们欠你一份感情,回头你求他们一次,就两清了。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路要走。你若往东走,别人就要往西走,谁都没有必要迁就谁。真正陪你同路的人,有一些,但是陪你从起点到终点的人,几乎没有几个。
靠自己,这是人生的宿命,你不必害怕。
图片
02
靠自己,老年生活才更加体面一些。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宋佳的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女儿养大,帮助女儿成家立业。
当女儿有能力孝顺他的时候,他却坚持要去住养老院,不给女儿添麻烦。
也许, 柏翰很多老人,谈到养老院,就特别的难受,骨子里是抗拒的。
自己有儿女,培养他们花了不少钱,还买了房子送给他们,凭什么自己要去养老院?这不是摆明了“投资失败”吗?
也有一些老人,以为住养老院,就是给儿女丢脸,面子上抹不开。
余秋雨说:“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选择。”
什么是自由?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尽管做好自己,不要追求结果,不要贪图回报。
你期待得到太多,注定要失望的。
当老人的内心,不受传统的东西约束,不怕触碰到轻蔑的眼神,就真正自由了。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与其回避,不如勇敢地迎接,这就是老年人的骨气。
古时候,庄子即将过世的时候,告诉弟子:“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行业动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
人生在天地之间,活在日月交替的时光里,死去之后,也是一样。这样看来,生和死,并没有什么区别。
顺其自然,争其必然,弃之淡然,好的心态,就是一把无形的伞,让人一直快乐。
图片
03
靠自己,不拖累儿女,是父母最后的爱。
为什么很多父母,明知儿女在城里有大房子,仍旧坚持住在乡野?
不是他们不懂得享福,而是他们不愿意成为累赘,要用生命中最后的力量,渡儿女一程。
儿女还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说:“等你长大了,考上好的大学了,我就享福了。”
事实上,不管儿女多大年纪,父母都不会享福。竭尽所能,帮助儿女在城里买房,带孙子,筹集彩礼钱,关注儿女的事业和家庭变化......爱,是没完没了的。
当然,也有一些父母,偏爱某一个孩子,导致儿女心生怨气。但从父母的初衷来说,并没有错,父母能够给予儿女的东西,就那么多,不能处处考虑周全。
很多老年人,在接到儿女打来的电话时,从来不叫苦,一直说“好,很好,一切都好”。几句安慰人的话,让儿女放心。这便是“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爱。
谁的晚年,不是血雨腥风?叫苦没有用,说“好”才有用。只要自己还能走动,就一定不要有依赖思想。
图片
04
靠自己,学会享受孤独,自我疗伤。
有一个词语叫“自愈力”,是指生物依靠自身的内在生命力,修复肢体缺损和摆脱疾病与亚健康状态的一种依靠遗传获得的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
人体外表的伤,能够慢慢自愈,留下浅浅的伤疤。内心的伤,是否自愈,不得而知,连伤疤也找不到。
作家马德说:“在安静中待到八风不动,安静就会喂养了笃然的灵魂。从气色上来看,在安静中的人要比在喧嚣中的人显得平和恬淡,这就是灵魂沉静所产生的力量。”
作为老人,要治愈自己的灵魂,这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计可施。
灵魂高贵,精神饱满,心态自然,生命安宁,这样活着,才是真正的福气。
孤独也好,伤痛也好,只要你是坚强的,那就一定可以扛起来,熬过去。
真的不必,因为依靠别人,弄丢了应有的意志力。
体面的生活,是自己给的,如果是别人给的,怎么也不会让你满意。
风雨人生,靠得住的人,唯有强大的自己,学会给自己撑伞,才能不惧风雨。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